最新动态
BEHINDE THE STAGE
程序员与电吉他
撰文:阿狸狸 摄影:祝君
这不是一个摇滚青年的故事
工厂。微暗的长方形空间,这一刻被当成接待室,幕布上投影着一台电吉他,造型先锋,琴身面板被铝合金的旋转架和支撑架取代。在光亮的映照下,两排门诊室常见的金属椅上,堆放着一些崩了弦、歪了琴颈的电吉他、电贝斯和班卓琴,各种品牌,像是一堆等候看诊的病号,都是淘汰下来的废品,给林遵义拿来研究的。他被它们环绕着,脖子探向笔记本电脑屏幕,连上在杭州的分公司内网,下载好3D文件,打开Keyshot。他的样子很难和电吉他关联,短发,黑色双肩电脑包,像所有公司都会有的一个好脾气的程序员。摄影师建议他站在他做的ALP电吉他投影前拍照,林遵义听完,就耐心而投入地渲染起吉他效果图,这种耐心,包括之后他将电吉他一步一步分解开来解释零件的耐心,和他走入摇滚圈的方式一样,并非那种艺术家侵入式的咄咄逼人,而是以自己的方式被接纳和认同。
他谦虚,事实上在旅行电吉他这个细分市场,无论是费尔南德斯(Fernandez,日产琴)的象宝宝、traveler或是ministar,都不具有舞台演奏的能力,ALP俨然一家独大。唐朝乐队的陈磊、黑豹乐队的张淇、轮回乐队的赵卫、死刑乐队的李楠、“金曲奖”制作人王治平、罪孽乐队的美女贝斯手蒲羽以及艺人吴建豪等等,都早已认同ALP,这一年的舞台上都在用它表演。
尤其是轮回乐队的赵卫,可能早已不记得,2003年《乐器》杂志盘点中国电吉他市场的时候采访他时,他曾说,多年来一直使用费尔南德斯,国产电吉他与国外的相比,工艺质量都不理想,到琴行看琴时,他只看外国品牌商。
我们前往ALP的生产地,浙江温州的一个县级市,瑞安,自然装着一些问题:什么样的人能造出老炮们喜欢的琴?什么样的人这么懂音色?什么样的地方会孕育这样的琴?必然也预设了一些。
在瑞安街道边工人新村式的楼房,在压铸车间,在半修半废的公路,我们没能找到任何答案。这里并没有任何戏剧化的地方,倒是更符合社会学家费孝通概括的温州模式——“小商品大市场”。林遵义和他的父亲林瑞荣,正是典型的温州商人,务实,顺应环境生存,懂变通。这并非是一个想当然的摇滚青年的故事,而是建立在家庭本位文化基础上的代际关系。
父与子
林瑞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文艺青年。最早进入中国大陆的香港电影《生死搏斗》影响了当年一大批年轻人,他们留长发,骑飞鸽自行车,坐在后车架的会拿着把六弦琴,当时还不兴叫吉他,更难接触到电吉他。林瑞荣读了一篇国外文献的译文,好像叫《无线电技术》,讲声音如何从琴弦传导到拾音器上。他就捣鼓出来了,装在自己的吉他上,周围的朋友觉得好奇,央他做了好几个。他嗅到生意的味道,就做了20个,拿去文体用品商店代卖(当时吉他是在文体用品商店卖的),放了一个月都无人问津。于是他做了个决定,把商店墙上挂着的吉他全买了,装上自制的拾音器,定价加上拾音器的钱,再让商店代卖,不久全卖光了。店里说再做几个吧,他就这样开始了拾音器生意,后来又做起了电吉他。一开始什么都不懂,用附近山上的说不清名字的木料做琴颈,卖到东北的木头都裂开来了。还真是赵卫说的那样,质量不行。当时国内做吉他配件的很少,广州有一家红棉乐器,老国企,现在还在,找到林瑞荣,对他说:“别做吉他了,帮我们做配件吧。”林家的工厂就是这么开了起来。一年又一年,金属件质量越来越好,很多国外厂牌找过来,生意逐渐稳定了。
林遵义刚上大学的时候学贸易专业,2008年转去加拿大中部的萨斯卡通读书,离家远,读了半年,偷偷转专业读软件工程了。他喜欢这个,大三在当地的软件公司实习,毕业就被录取做前端工程师,为银行和信用社写app,ios的和安卓的都写,还自学了加密算法,“挺有意思的。”直到2013年,父亲联系他说,我要退休,你回来吧。于是回国了。刚回来的时候,林遵义缩在在现在这间接待室里,远程为app公司继续写代码,每天交一次任务,拿着全职的工资。
父亲退下来的第一天就懒得来工厂了,铁了心做一直想做的无头便携电吉他。父亲念叨了很久,现存的电吉他太耗木材,做琴会用到的玫瑰木都濒危了,另外,演奏琴太重,在台上是体力活。其实工厂刚起步的时候,父亲就动过心思,用那时候的技术做出了无头电吉他,也放到展会上,有销量。但是客户们开始施加压力,意思就是“你一个做配件的,也要在市场上分一杯羹吗?”于是做罢。但父亲看准了现在不一样,“我们厂的质量和韩国的厂差不多,比台湾的低一点。”林遵义也相信,质量好就不缺客户,底气足了。
出设计的是父亲,起名字的是林遵义。Advanced Live Performance的首字母,意为高端现场秀,给设计定了调性。2014年的上海国际乐器展,林遵义回来还没多久,眼前一抹黑,但父亲一定要把琴做出来,参加这次展会。没有几天时间,一下子就要投入160万,把工厂里三成以上的资源都投入到赶制磨具上,通宵了几天,琴的外观出来了。琴身要电镀,赶着开SUV去供应商那里(电镀牵涉环境问题,需要另外申请营运执照),不料雪上加霜,正遇到当年的大台风,水淹到车子熄火,只好打电话叫厂里的壮丁们出来推车。就这么匆匆忙忙把琴带到上海,一个简陋的展台,林遵义和妻子把琴摆好,没抱什么希望。不料,一直有人来询问琴的价格,怎么可以买到。通利琴行的老板过来发了名片,唐朝乐队的陈磊路过,说这个牌子可以。林遵义虽不接话,但发现这件事可行。
程序员的方法论
回到瑞安,林遵义积极了起来,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工厂的运营和电吉他的制作。在修电脑的途中,他发现,工程师们三天两头会因为软件太大,电脑跑不动而丢文件。于是升级系统,重整网络,建立机房,加入了预管理domain,这样登陆任意一台电脑,都能进自己的界面。接着开始改造车间,所有需要看数据的人都建有账户,密码必须区分大小写,他对茫然的员工说,我们要实现无纸化。
电吉他的零件太多了,仓储乱得让他头疼,仓库管理员们不愿意用电脑,就用本子记,常常账面显示有库存,却找不到放哪里了。林遵义强制性地收掉本子,不提供文具,教他们用ERP(企业资源计划系统)。还有员工偷偷用excel记账,和记在笔头上没有什么区别,他就把excel全部卸载了。他还用了两天时间做出一个查库存的app,可以查库存量和位置,正查反查都可以。然后带着电脑在厂门口摆了个摊,招呼大家来安装,工人们觉得新鲜,这个年轻老板古里古怪的,全厂人都来排队装机。于是,他熟悉了工厂里的每一个人。
程序员的专业背景给他带来一种优势,获取信息速度很快,比如他查到可以用盐雾试验测试金属件的耐腐蚀性,如果在盐雾实验中耐一个小时,现实生活中可以耐一个月的使用,于是引入工厂。他家的金属件需要做72个小时的测试,相当于使用6年,汽车行业的标准。
但这也让他经历了一段曲折的摸索。他认为,声音的频率和强度可量化,应该可以用数字、图形的方式去理解电吉他。比如,有人声识别软件,应该可以做吉他音频识别软件,识别出哪一把吉他发出的声音,来给好听的声音范围做限定。他还查到日本有些极客(geek)在做类似的事。但是后来,他发现,提声音曲线、提频率似乎会引起使用者的反感,他听乐手们聊音色,用的都是感情色彩强烈的词,烈、硬、饱满、暖、明亮……人耳对音乐的喜好是很主观的,与年代、经历、回忆和故事有关。比如已经倒闭了的美国Kramer,最后出产的proaxe琴声,可以轻易地找到当年摇滚唱片里的声音。他终于意识到,极客毕竟不是音乐人,用极客的方式,做不出打动乐手的音色。
亏得程序员的另一项优势,知道用什么途径解决问题。他请了J.T.Riboloff,前Gibson的技术总监,来给ALP做顾问。JT设计的电吉他nighthawk获得过工业设计大奖、《音乐贸易杂志》最佳设计大奖,甚至有以他名字命名的JTR系列吉他。这个睡觉都要抱着琴的吉他freak对ALP很感兴趣,现在每月的15号到30号,他都会来瑞安看新产品,再帮忙做修改。JT很厉害的是,眼睛闭着就可以给出建议,需要增加多少圈弦,或者需要用什么样的磁铁;颤音的配件需要达到55-65的洛氏硬度才可以,基本和菜刀差不多;如果用铜、铝、钛合金,声音会有什么区别,延音如何,淬火了又会如何……他甚至可以很快地说出哪一年生产的什么琴,用的是什么弦、什么漆……
一把琴,开始以新的规则打磨,调整,重生。
跨过壁垒以后
第二年去上海国际乐器展,林遵义带着可以弹奏的ALP去了,这一次,他问陈磊,可否做ALP的代言人,陈答应了。
一个朋友推荐林遵义做淘宝众筹,45天时间,20万左右的众筹目标的达成率到了208%,预售了87把吉他。
后来的事情,越来越顺遂。刚刚过去的2017年乐器展,音效专家Joe Berger看到ALP的琴,表示惊讶和喜欢,这位和约翰恩奎斯特(WHO),杰克?布鲁斯(CREAM),布赖恩?约翰逊/克里夫?威廉姆斯(AC/DC)一起世界巡回的音效专家,主动说要给ALP做演示和宣传。
ALP的确吸引人,目前这个品牌有4种不同类型的11种产品,横跨贝斯、民谣吉他、练习琴和演奏琴,不同人群都可以得到满足。因为使用铝合金取代木材,重量是传统电吉他的一半,2kg到2.9kg。旋转架和伸缩支撑架折叠起来,只比长柄伞宽一点,展开时外观酷炫完整,演奏时又符合乐手的使用习惯。除了轻巧便于携带,静音耳放的设计也让琴痴可以背着琴在任何地方练习。无头吉他这个概念不算新,常被认为操作难,因为琴头短,很难按一品(指板上有一根一根横着的金属条被称为品,最靠近琴头的是一品),林遵义和父亲特地做了放大拇指的地方,符合虎口弧度,还在琴头里暗藏了个拨片盒。
父亲那个年代遭遇的壁垒,在林遵义这里都被轻易跨过去了,现在他更多琢磨的是进一步提高工厂的效率,在琴配件上再做升级,再找一些工业设计的大牛谈谈,看看琴的造型是否有突破的空间,而如果工艺可以突破的话,就试着做一些概念性的产品,比如全钛合金的ALP……2017年年头,他带着琴去加州参加了世界最大的音乐产品展览会NAMM show,在展会上发现一款用蓝牙模块在ipad上输出音乐的智能吉他Jamstik+,这是一款轻便有趣的玩具,一个绝妙的点子,他立刻和这家公司约定一起做些什么。
做电吉他的林遵义至今不会弹琴,从小在这方面也没显露出什么天赋,说到音乐,他笑称:“喜欢去KTV算吗?”但是他只需要知道怎样做琴就够了。他说:“我们一开始设计ALP时,发现音箱放在琴身上会产生啸叫,象宝宝旅行吉他就是这么设计的,当时我以为日本的设计有自己的独到之处,觉得很厉害。后来去琴行试弹,发现都会啸叫。换句话说,因为是日本产的,大家对这个问题就不太吐槽,如果是我们的产品,吐槽一定很多,这很不公平。无论如何,希望大家对中国制造能更有信心。”